在幼兒園玩具中積木是不可缺少的一種,而且種類十分的多,而幼兒園中比較適合使用木制的實心積木,而且做好是有顏色,但是一些空心的或者是塑料的彩色積木也是可以的。一般的根據幼兒的需要,積木區還應提供一些輔助材料,如人物模型、動物模型、房屋高樓模型、花草樹木模型、交通工具模型、信號燈、指示牌、家庭用品等。
在小班,幼兒園積木適合提供體積中等,顏色鮮艷,份量較輕,以三角形、長方形、圓形等為主的形狀簡單的空心積木。中班則可以豐富積木的種類、形狀,增加積木的重量。
到了大班,幼兒園用品中的木制的本色實心積木就可以成為積木區的主角了。它的形狀可以達到三十余種,數量可以達到一百多塊,能充分的滿足大班幼兒構造的需求。
對此,國內兒科專家也表達了部分認同的觀點。多種多樣的玩具不代表“多多益善”,數量上多反而不利孩子的智力開發與成長。比如,很多家長比較溺愛寶寶,寶寶一旦把一個玩具弄壞了,立馬為寶寶購置新的玩具,結果是壞的玩具新的玩具一大堆,長此以往,孩子會覺得玩具壞了再就會馬上有新玩具到來。
如果玩具太多,就會刺激得孩子不知所措,只能像,狗熊掰棒子一 樣,掰一個、丟一個,玩一樣、扔一樣,結果什么也沒玩成,一直處于簡單的擺弄階段。不但不知愛惜玩具,還容易形成“破壞癖”。此外,如果寶寶擁有過多的玩具,容易養成注意力不集中,做事不細致的習慣。
玩具過多的孩子與家長的交流與互動相對會減少,相應的與父母一起閱讀、唱歌和游戲的時間也會減少,這樣也不利于智力水平的提高。一般來說,在某階段,適合的玩具有兩三樣就夠了。玩具多的,就分門別類收起其他的,等到孩子確實將手頭的玩具玩膩了,完全沒有新鮮感了,再拿出幾樣新的。